白族学术与民族文学研究的领航人——著名学者
大家好我是王立荣,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著名学者李缵绪研究员的故事。
人跟人是不相同的,有的人只能代表他自己,有的人则可以代表一个民族,甚至一个时代。如果一个人的经历和他的一生能够说明和代表他所属的那个民族的文化水准,那么,这个人一定是这个民族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代表。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山茶》主编,著名族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专家李缵绪研究员就是这样一个人,李缵绪先生是白族文化精英的代表,他的成就对这一个时代具有代表性。他是一个白族农民的后代,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经历了国民党政权的终结,也经历过这个民族走向新生、走向社会主义的开始和发展,是新时代的见证者、亲历者和参与者。
我认识李缵绪先生还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向其主编的刊物投稿,当时,我痴迷于文学创作,同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民间文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受商务印书馆汉译学术名著及走向未来丛书的影响,总想用新的方法,系统学习吸取民间文学的养分,与接西方文化做比较研究。为此常写文章向《读书》、《山茶》等刊物投稿,因此得以结识李缵绪先生,并请教有关学术问题。,特别是90年代初参加了李缵绪先生主持的海峡两岸民间文学学术研讨会,得以真正相识。
在那次大会上,经过李缵绪先生的介绍我认识了李大钊先生的女婿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文联第八届荣誉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民间文学活动家﹑研究家贾芝先生,并当面求教了一些问题。贾芝先生2016年逝世,享年103岁,那次大会已经载入史册。
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白族卷终审会,时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杨健强亲临会议,后排左二为李缵绪,前排右一为作者。
要说熟悉那是1994年李缵绪先生担任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白族卷主编开始,有相当长的几年可以说是朝夕相处,成了同事。当时,我兼任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云南编委会办公室主任,受国家民委专职委员兼政法司司长杨侯弟和省委民族工作部马品珍部长的委派考察云南各民族卷的主编人选,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白族卷我推选的就是已担任白族学会会长多年,在白族学界德高望重著作等身的李缵绪先生,这一人选得到白族各位省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完全认可。
特别要提到的是1995年夏天,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白族卷,在坐落于滇池之滨的省委党校集中进行三个月的改稿,这是一次白族文化史上各类精英人才的大集中,近100多人参加了改稿会议。我记得有一天,时任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白族卷编委会主任杨健强去看望参加改稿的专家,同时邀请我一起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一开始杨书记就说,昆明是严重缺水城市,虽然我们已经在加紧修建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云龙水库,但工程未竣工之前还得喝滇池水,我不放心,想看看滇池起水点的情况,起得很早,看完滇池六点多折进党校,我以为我来得够早了,可是见到缵绪已经在改稿子了,听他周围的人说他五点多就起来改稿了,比我早,缵绪先生是我们白族的宝贵财富,要注意保重身体。当时省人大尹俊主任和省军区姚双龙司令也经常下去看望参加改稿的专家。
身体一直很好的李缵绪先生就是在那次改稿会上累出了心脏病。近两百多万字的稿件尚未改完就住进了医院。长期以来李缵绪先生就是这样兢兢业业的一心扑在工作岗位上,为民族文化事业辛勤耕耘。
当时,我向李缵绪先生提出来,我与云南文艺届尚熟悉,就当成一种学习锻炼,我要亲自动手参加白族卷文学类词条的写作,当代白族作家、作品的词条由我去写,包括我的导师张文勋教授,省人大杨明副主任、著名诗人、省文联主席晓雪,副主席杨苏,著名作家张长等,我分别到他们的家中,借到了他们所有出版的书籍及重要作品,与李缵绪先生研究收录及编写……。其中我体会到了李缵绪先生对待学术的认真与严谨,对待人的宽厚与关怀。
2016年12月30日,李缵绪先生驾鹤西去,回想与老人的相处的那些岁月,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将此文献上,祝愿老人的灵魂得到安息!
文章来源:《学术月刊》 网址: http://www.xsykzz.cn/zonghexinwen/2021/0320/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