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诏入京引发流血政变,太平天国的后半程:堡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可以说在1856年之前,太平军通过北伐、西征,以一种占据上风的进攻态势对清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清政府面对太平军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打散太平天国。但俗话说得好,最坚强的堡
可以说在1856年之前,太平军通过北伐、西征,以一种占据上风的进攻态势对清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清政府面对太平军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打散太平天国。但俗话说得好,最坚强的堡垒往往不是从外部被攻破,而是内部自我瓦解的,太平天国也是如此,而这就要说到1856年震惊中外的天京事变了。
太平天国自创立以来一直以势如破竹的气势在清朝疆土上四面出击,1851年,洪秀全率领部将从广西出发一路北上,至1853年攻下南京之后,将其定为天国首都,开启了新一阶段的天国历史。
南京的天王府
一、事变之前的天国政局
在讲天京事变之前,有必要先说一说太平天国的政局。太平天国建立之初,洪秀全给自己与亲信封王,分别为天王洪秀全和五王,即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尽管后来洪秀全还分封了诸多王,但除洪秀全外,最尊贵的当属五王。
在太平天国里,天王洪秀全基本不管政事,他将精力主要放在“研读”基督典籍上,而冯云山、萧朝贵又在初期进军时战死,所以五王之中,只剩杨秀清、石达开和韦昌辉三人握有实际权力。
永安建制中分封诸王
东王杨秀清在起事之初曾以“天父”自居,洪秀全自称是天父的次子。尽管在世俗之中洪秀全为天国的最高领袖,但在思想“中西混杂”的太平天国,四不像的基督神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洪秀全自然也就在神权方面低杨秀清一级,成为了他的“儿子”。
在世俗世界里,洪秀全是君,杨秀清是臣;但在宗教世界里,杨秀清是父,洪秀全是子。这样一来,二人在权力分配上就产生了错位。到底谁指挥谁?
当初封王时洪秀全还给自己挖了一个坑,他规定除天王外,东王有管制其余诸王的权力。这一切使得杨秀清的权力愈发膨胀,对其余诸王乃至洪秀全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影视剧中的杨秀清
二、密诏、回京与诛杨
伴随着权力的膨胀,杨秀清在天京行事愈发嚣张,他曾以“天父降临”的理由当众指责洪秀全,甚至想突破东王“九千岁”的限制,让洪秀全封其为“万岁”,这就触犯了洪秀全的逆鳞,让洪产生了诛灭东王的念头。
东王如此嚣张的做派不仅惹怒了洪秀全,连北王、翼王及朝廷百官也都滋生了抵制东王的强烈念头。杨秀清在死前的最后一封假借天父下凡的诏书中就写到,朝廷诸位大臣都不尽心尽力,甚至帮助敌人来反对“天父”,这也反映出在事变之前杨秀清已处于极为孤立的境况。
据学者研究,在天京事变爆发之前,洪秀全与韦昌辉、石达开曾经有过关于铲除东王的一次秘密议事。1856年6月,韦昌辉和石达开曾因等待差遣而留守天京,这就为三人的密谋提供了时机和场所。尽管此次商议并未决定要对杨秀清下手,但已经迈出了诛杨的第一步。对于杨秀清来说,一张要捕杀他的网即将编织而成。
影视剧中的北王韦昌辉
1856年8月,权力欲望愈发膨胀的杨秀清做出了一项惊人的举动,他再次以“天父降临”为由令洪秀全赶赴东王府听令,并令洪秀全封其为“万岁”。尽管洪秀全在天国后期多次加封已去世之人为“万岁”,但那是天国后期为稳定人心而实行的无奈之举。
1856年正是太平天国发展势头强劲之时。杨秀清对“万岁”封号的重视,暴露了他对权力的渴望。他想获得与洪秀全平起平坐甚至比洪还高的地位,这是洪秀全所万不能接受的。杨秀清的疯狂举动成为天京事变的导火线。
事变之前,韦昌辉与石达开都在远离天京的外地进行督战,与传统观点认为韦、石二人都是奉洪秀全密诏而返回天京不同,现有研究表明,韦昌辉返回天京时是有数千名将士跟随的,若是秘密回京,怎会带领如此多兵士且正大光明地回到天京,所以说得通的解释是,韦昌辉是奉杨秀清的调令而回京的,石达开的突然回京也是如此。